本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国际上开始大量研制开发毛化镀铬辊并成功地应用到新建生产线,同时也开始在旧线改造过程中采用毛化镀铬辊来替代包胶以及无纺布辊等类辊子。从一定程度上讲,一条工艺线是否采用毛化镀铬辊以及采用多少,基本可以反映该线的整体装备水平。
镀铬辊和毛化镀铬辊,主要连退、热镀锌、硅硅钢等连续生产线,其主要特点是机组速度快、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在这类生产线上大量使用表面毛化镀铬辊,如张力辊、转向辊、活套辊、纠偏辊、夹送辊等。
毛化镀铬的制作要求:
1.辊体完工后,辊面研磨;
2.一般毛化镀铬辊在电镀后不能在进行任何机加工,而只是采取研磨、抛光、削峰等处理,因此整辊的精度必须通过磨削来保证。磨削后尺寸精度、形位公差(圆度、圆柱度、跳动等)必须达到并高于图纸技术要求。
3.表面粗糙度:磨削的另一个主要目的保证辊面精度和光洁度,达到辊面毛化电镀要求。一般要求磨削后应达到Ra≤0.8µm, 采用接触式粗糙度仪进行测量。
4.磨削振纹:采用目测和粉笔检查,应没有连续、有明显规律的磨削振纹。如果目测即可看见明显振纹(或侧光观察)视为不合格;如果粉笔检查可见连续、规律振纹也可判定不合格。该缺陷在毛化电镀后更加清晰可见。
5.磨削辊印:采用目测和粉笔检查不允许存在明显圆周方向或螺旋状辊印。
6.磨削短划伤(苍蝇脚):
对于磨削过程来讲,完全消除短划伤是不可能的。造成的主要原因是磨床水平、砂轮质量、磨削工艺和乳化液的过滤等因素。但应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之内。1)不允许存在明显密集短划伤;2)不允许存在明显有手感短划伤;3)短划伤的长度一般不能超过15mm。
7.电镀前辊坯质量验收基本标准:
7-1表面缺陷
1)不允许存在直径超过Φ0.5mm的气孔缺陷;不允许存在任何裂纹、夹渣、重皮、锈蚀、疏松等板材或焊接缺陷;
2)不允许存在直径小于Φ0.5mm封闭型气孔缺陷;
3)对于直径小于Φ0.5mm的开放型气孔缺陷:
在100×100mm内不允许超过3个,且不允许密集分布;
在100mm长度上不允许超过3个,且不允许密集分布;
整辊不允许超过10个缺陷。
4)辊面不允许存在划伤、碰伤、擦伤等由于运输吊装保护不当而造成的意外损伤;
7.辊面再进行自动喷砂毛化处理;
8.采用立式旋转镀铬;
9.毛化镀铬成品辊子;
镀层外观质量:
1、镀层外观光滑平整舒适,呈现银灰色明亮金属光泽(如果呈现暗灰色或无明显金属光泽,则说明镀层质量不良,镀层硬度、结合强度均不理想);
2)镀层本身色泽均匀一致无明显色差(与焊缝、软带、修补缺陷等出现的色差无关);
3)整辊表面毛化状态均匀一致,无明显由于粗糙度不均匀而形成反射不同;
4)辊面镀后不允许存在明显镀铬毛刺(由于电镀时尖端放电效应,即使控制得当也会产生微小毛刺,但可以通过镀后削峰处理去除);
5)不允许存在直径超过Φ0.5mm的针孔缺陷;
对于直径Φ0.3-Φ0.5mm的针孔缺陷:不允许超过5个
对于直径小于Φ0.3mm的针孔缺陷:不允许超过10个
整辊不允许超过10个缺陷。
在100*100mm内不允许超过3个,且不允许密集分布;
镀铬层硬度能达到HV900以上,因此硬铬层的一般使用温度可达到550°,同时镀铬层又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在连退生产线上仍有大量厂家在中低温区域采用镀铬辊(如宝钢2030连退线),而且使用效果良好,整体寿命在5~10年水平。
表面粗糙度,可更具用户实际产线需求,不同位置辊面的粗糙度可以不一样。一般毛化镀铬辊粗糙度Ra=1.6-4.5区间。
最大直径可以做到D2200,具体广泛用于宝钢湛江、武钢、首钢、鞍本钢铁、太钢、河钢、山钢、马钢、广钢、广东浦项、广州JFE等。